第二屆國際綠色能源發展大會近日在江蘇省揚中市召開。中國經濟信息社在大會期間正式發布《2018-2019年全球綠色能源應用發展年報》(下稱《年報》)?!赌陥蟆凤@示,我國綠色能源應用在電網安全、企業融資、建設運營成本、退坡補貼政策等領域面臨瓶頸,亟待解決。
一是綠色能源發電系統涉網能力與安全防護能力不足增加電網運行風險。一方面,我國綠色能源發電系統與傳統電力系統相比,頻率、電壓、耐受內能和可調能力相對不足,在擾動情況下容易導致連鎖故障,造成電網大面積停電,不利于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另一方面,我國綠色能源發展應用時間相對較短,風險防御技術、安全管理人才等資源要素比較缺乏,網絡安全管理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不足。
二是綠色能源企業融資難制約綠色能源領域技術和產品創新。《年報》認為,當前融資難已經成為綠色能源行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嚴重制約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企業技術改造、產品創新和新技術產業化。根據普華永道統計數據,2018年,受宏觀經濟形勢、中美貿易摩擦、資管新規等因素疊加影響,我國綠色能源及技術行業投資規模與交易數量分別為35.66億美元、203起,較2017年(52.1億美元、204起)均有下滑,其中投資金額僅為2017年的2/3?!赌陥蟆分赋?,我國綠色能源企業融資難主要包括資產評估困難、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企與待遇區別較大三個方面。
三是風力和光伏發電局部資源條件和運行環境等“非技術成本”負面影響日益凸顯。《年報》指出,目前,國內綠色能源發電項目建設總體運營成本依然較高,其中“非技術性成本”約占項目總建設成本的20—30%,主要包括三個來源:國土與林業部門在項目建設用地政策方面不一致導致項目延誤甚至取消,土地使用費用征收不規范;風電與光伏發電項目并網工程建設缺乏競爭;風電與光伏發電項目融資信用體系建設滯后導致融資成本居高不下?!赌陥蟆氛J為,未來隨著我國綠色能源應用逐步進入“無補貼”時代,“非技術性成本”的不利影響將成為制約風電和光伏等綠色能源發電的重要因素,甚至可能影響風電和光伏發電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四是補貼退坡影響未能完全消化,行業發展趨緩。我國綠色能源應用發展對政策扶持的依賴度較高,受政策調整的影響較大,綠色能源及其應用的可持續發展受到限制。2018年國家出臺“531光伏新政”,提出限制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加快光伏發電補貼退坡,降低補貼強度,規范分布式光伏發展等系列舉措,調整光伏產業發展規模和發展節奏等?!赌陥蟆氛J為,受政策影響,2018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多年來的增長態勢停止;2018年下半年,光伏行業整體業績增速顯著下滑。我國光伏行業提前跨入“無補貼”新周期,平價上網政策真正落地仍需時日。
中國經濟信息社秉承“服務經濟建設中心工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使命,持續跟蹤研究綠色能源領域發展動態,服務綠色能源發展與應用。